企业流程再造(BPR)是对企业经营流程进行彻底的重新思考和再设计。这不可避免地引起管理理念、业务过程、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变化,因此,必须有步骤、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BPR,才能保证最终的成功。BPR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项目规划、过程建模、过程优化、系统实施和项目评价的几个阶段。以下是对几个阶段的分析:
项目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使制定企业经营规划和BPR的目标。这个阶段中企业高层领导通过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来从较高层次上指导项目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此外,企业领导人还应该对实施BPR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形成一致认识,确定过程再造的具体目标。
过程建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准确地描述了现有的业务流程,建立企业过程模型。过程模型是业务过程分析和优化设计研究。
过程优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最后阶段的过程模型的基础上,业务过程分析及优化。在业务流程的优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一方面,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网络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为企业提供灵活,工作组和通信协同工作能力。这可能会改变企业的行为,从原来的串行工作方式为并行协同工作。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特别是基于严格的数学模型基础上的仿真分析和优化工具,可以找到的不合理流动或瓶颈,并提出优化意见。
系统实施阶段主要是基于优化的过程模型,在企业中建立新的业务流程与企业组织结构,人员培训,完成业务流程再造。
BPR实施后,需要对新的经营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以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必要时还需要对过程进行再次完善。对比WfMS应用的生命周期与实施BPR的五个阶段,可以看到,工作流技术能较好地支持BPR中的过程分析、过程优化、系统实施和项目评价这四个阶段。另外,由于WfMS能够调度和监控活动的执行,良好地实现过程管理与控制。 由此可见,工作流技术对BPR具有良好的支持。事实上,工作流技术也是实施BPR最广泛采用的技术